脾胃虚弱这11件事要少做!

1.少喝水 脾胃虚弱的人,更要少喝水。因为脾胃主运化,脾虚代谢水的能力减弱,喝多了在体内代谢不出去,形成湿气、水湿久了,容易有小肚子等,建议一定要喝温热的水,不渴不喝,喝必小口。 2.少吃东西 中医建议,饮食上整体少吃。少吃肉蛋奶,禁肥甘厚腻。三餐定时,每餐七八分饱,细嚼慢咽,养成规律,避免吃的过饱,有助于更好的转化为气血,让你每天都元气满满。 3.消积食 中医讲小儿百病饥为先。采用焦三仙(焦山楂、焦麦芽、焦神曲)给宝宝煲水喝,有助于消积导滞。日常保健多揉腹,捏脊有助于消积健脾。 4.晚上少吃 中医说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晚上就吃清淡的,喝点粥,配几个小菜就行,临睡前微微饿。三餐定时吃饭,两餐间保持饥饿感,撑过饥饿的时间,到点再吃,缓解经常吃东西,导致反复胃胀。 5.少寒凉 肠胃问题主要是寒凉导致的。避免脏腑寒凉,尤其注意孩子脚心、腹部、腰部和头部的保暖。饮食寒凉,少吃生冷食物、海鲜等。 6.少吃辛辣 辛辣食物和火锅、烧烤等刺激性强的食物,都会刺激肠胃,对肠胃功能造成负担。 7.少吃甜食 甘甜之味入脾胃,适量摄入有补益作用,一旦过量反而会伤到脾胃,刺激脾胃功能亢进,耗伤脾胃阴津,助生虚火,并且甜食营养密度高,过量食用会影响脾胃水湿运化能力,易生湿生痰,恶性循环。 8.少滋补 脾胃细弱的宝子不适合过度滋补,这样反倒会加重脾胃负担。可以吃些粥,如小米粥、山药粥,饮食清淡,选择适合自己的。 9.少忧虑 思虑伤脾,若过度思虑很容易使消化失调,消化液分泌减少,食欲不振,胃口差,所以学会放松,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重要。孩子压力过大,也会肝气不舒,导致脾胃虚弱,所以也需要及时发现。 10.少熬夜 熬夜会扰乱人体的阴阳平衡,导致脾胃气血虚损。阴阳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,它们相互依存、相互制约,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力。 11.避免久坐 脾主肌肉,主四肢,肌肉的营养都是从脾的运化而得,《皇帝内经》中说“久坐伤脾”,久坐者缺乏运动,肌肉失于濡养,脾运化的精微不能疏布。可以选择散步、慢跑、登山等。 脾胃 中医 调理脾胃